一种新形式
“快看看,下周志愿者活动做什么?”每逢周末,青岛市民就会谈论起《青岛晚报》上刊登的“周日志愿者行动”招募启事。连续40多周的活动已使它成为青岛市民双休日生活的一部分,在近一年的活动中,已有万余名市民成为热情的志愿者。
“看到启事,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得打个电话。”许多像隋文一样有这种想法的志愿者在欣喜之下拨通了电话。
专家教授来了,诗人作家来了,青年学生来了,下岗职工来了,打工的农民来了……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了“铁杆”志愿者。
最初,当青岛市市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与青岛晚报社共同策划这项活动时,有人预言:时间长不了。而现在,活动一个接一个,风雨无阻地坚持下来。就连他们自己也惊叹,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活动要搞:春节到了,“义务写春联”在寒风中给岛城的居民送去喜庆;干旱时节,“抗旱保树”为干渴的树苗带来雨露;台风来临,“雨中同行”将孤寡老人漏雨的房屋修葺一新。“寻找不规范用字”、“留下美好瞬间”、“亮出我的手艺”……每周一个主题,使不同年龄、不同职业却怀着同样追求真善美理想的人们聚集在一起。初二学生崔嵩自豪地告诉记者,其实在学校里学习并不是我们唯一可做的事情,有许多社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参与,我们也是社会的一分子。
一种新机制
好的机制是活动蓬勃发展的原动力。志愿者协会与新闻单位合作,用社会招募方式,把社会上最活跃、最积极的志愿服务力量动员起来,建立起广泛持久的动员青年及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化机制。青岛的团干部说:“参与活动的,都是真正的志愿者,是最有战斗力的。”
刘永斌大爷对笔者说:“志愿者可不是青年们的专利,我宁愿少活几年,也不愿碌碌无为地多活几年。”冒着酷暑,他参加了“文艺轻骑兵”的周日志愿行动,到偏远的海岛、高山进行拥军演出。
悄悄地来,悄悄地走,无需花太多精力去组织,没有过多的接待和应酬,这就是志愿者们行动的方式。隋文至今还不知道一个亲人也没有的姜兰英老奶奶的真实姓名。每次都沿着清平路走下去,就来到了奶奶的住所,照料奶奶的日常生活,这已是她生活中很自然的事情。在奶奶的鼓励下,她自修了财会、英语,每周都要去上课。
德平路7号丙楼孙惠敏老人逢人就说:“我可找到亲闺女了!”她的闺女就是下岗女工单秀菊。为大娘洗衣、买菜、做饭成了她份内之事,每一次都感动得大娘热泪盈眶。街坊邻居中对自家老人不孝顺的,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,渐渐对老人有了笑脸,有了孝心……现在,单秀菊上岗了,她更加自信,老人会生活得更好。
青岛志愿者协会的秘书长陈启对笔者说,过去搞活动,力气用在发动上,现在不同了,主要是设计和协调。志愿者有办不了的事情,我们就协调各单位给予支援。从市南区到市北区,周日志愿者行动扩展到全市,城区所属各青年志愿服务站、服务基地、服务广场都“活”了起来,每周几乎都是满负荷工作,但大家乐此不疲。
一种新气象
真正让组织者欣喜的是,“帮助他人,完善自己,服务社会,弘扬新风”的志愿精神在岛城传播。
去年开展的“义务植树护树”活动让组织者犯了难,报名人数竟达到千余名,而植树工具、交通工具和树苗却出现了很大缺口。一则《义务植树报名鼓了》的新闻见诸报端,问题迎刃而解。崂山区中韩镇林业站紧急调运了充足的植树工具和树苗;市公交三公司、市搬家公司、明宇假日广场提供了交通工具。一个个难题都得到解决,这就是对真诚、爱心、奉献的回报。
活动还在探索。通过“周末奉送”的文化讲座,诗歌、交响乐、电脑、法律等知识进入岛城居民的视野。境界在升华,品味在提高。
笔者启程返京的日子是周日,在火车站,恰好遇见一群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为过往的行人送水、提包裹。陈启笑着对我们说:“看,我们的志愿者又开始行动了。”